
美國黃豆季節性指數
資料來源: 統一期貨
CBOT黃豆期貨的季節性低點多發生在1~3月,每年2到3月為全球
黃豆供給量最大的時候,因此黃豆的價格大多會出現一個低點,
而到5、6、7月為美國黃豆種植期間,此時黃豆價格受天氣影響
會出現較大的震盪走勢。接著就是黃豆的收成期間,
一般農民為貸款耕種,當黃豆收成後會在市場賣出先還貸款,
造成黃豆在收成初期價格受到農民的收成賣壓而下跌,
黃豆收成至50%左右時農民的賣壓會減少,此時黃豆大多會止跌。
黃豆通常壓榨成豆餅或豆油,完整的黃豆則大部分用來播種,
只有少數使用於食物產品。由於黃豆的特性,豆油與豆餅的比例
相當固定,豆油大約18%,豆餅79%,剩餘的3%是水分與殘渣。
因為壓榨黃豆大多製成豆餅,所以黃豆供給對於價格的影響大多
反應在豆餅之上。每bushel(蒲式耳,60磅)黃豆大約可以壓榨
47~48磅的豆餅與10.5~11.5磅的豆油。含油量與黃豆結莢期的氣溫
成正比的關聯。豆餅產量則與含油量成反比的關聯。
北半球的美國及中國、南半球的巴西及阿根廷為四大黃豆生產
供應國。中國以自給自足為主,因此主要出口國為美國、巴西
及阿根廷,以美國為最大的出口國。不過近年來由於巴西、
阿根廷、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產量急增,使得美國黃豆在國際出口
市場中所佔的比率逐漸縮小。 進口國以中國、歐盟、墨西哥和
日本為主,以日本為最大的進口國,歐盟則是最大的進口地區。
美國黃豆的作物年度是由9月1日到8月31日。豆餅和豆油的作物
年度是由10月1日到9月30日。種植期間在5月份~6月份,收成期間
是9月份~11月份。決定黃豆收成數量的關鍵期間是8月份到9月初
的結莢階段。美國黃豆主要是生產在玉米帶,產量最大的六個州
分別是伊利諾、愛荷華、密尼蘇達、印第安那、俄亥俄與
密蘇里州,合計約佔美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南半球的季節與
北半球相反,因此作物年度也相反,南半球的種植期間是在
11月份~12月份,收成期間是3~5月份,因此南、北半球有
互補的作用。如果南美洲的收成發生問題,可能會造成美國黃豆
1月到3月出現異於季節性的價格走勢。
影響黃豆期貨價格的其他因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