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探討了人類可能犯錯的原因,並且列舉在做程式交易的時候很多人可能以失敗的原因,
其實這些問題始終圍繞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人。
當勞瑞-桑托斯(Laurie Santos)發現到人類的會產生不理性行為的幾個問題之後,
他開始思考要為何人會有這種行為,於是他去找了一群猴子做實驗。
透過人類的在哪一個情境下,猴群是否會跟人類一樣犯同樣的錯誤,是否有從經驗中學得教訓,
猴群是很聰明的生物,但是他們的社會體制沒有我們人類複雜,透過簡單的實驗來驗證人類和猴群行為是否相似。
一開始先讓猴子了解貨幣可以換東西,也就是告訴他貨幣價值的所在,接著創造一個市集。
當牠們表現出想要進行交易時,給牠們一個裝滿錢幣的袋子,猴子可以從兩個銷售者買水果。
一個代幣買銷售員手中的盤子的水果,每個盤子價值都是一個貨幣,但有時候可以買到比較多的水果,
所以大多數的猴子都跟盤子有較多水果較人做交換。
接著在透過兩個銷售員的銷售模式來看猴群的反應,兩位銷售員一位是安全的賣者,
每次交易會一直拿出相同的水果數量;另一位是有風險的交易者,他有一半的時間會拿出不同水果數量。
所以這意味著若猴群跟有風險的人做交易,他有時後可以拿到3個水果,有時後卻只有一個水果,
而和安全銷售員則每次都可以拿到兩個水果。結果驚人的發現,猴子也跟人一樣,類傾向選擇安全的一方。
接著開始在研究人又再做另外一種實驗,反過來使用減少的水果量的方式,一開始先給猴子們3個水果,
但是會開始減少數量,而另一位銷售人員右邊提供有風險的損失。有時後會給3顆水果,
但是有時後卻只給一個,研究驚人的發現,猴群就跟人一樣,在面對損失風險時會傾向變得採取冒險的舉動。
在我們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群體下,可是從上面的故事發現到,
其實我們在面對交易的時後,似乎就跟這些猴群在買賣水果做的決策沒什麼不同,
讓我想起來Job大曾推薦的一本書:隱藏的邏輯曾提到利他利己的行為會隱藏在人類的基因裡面
從這邏輯的推演我們可以這樣說,不理性行為很久就深耕在人類的基因當中,
因此必須要勇敢承認我們不完美,當了解到自我的缺陷才是讓我們徹底反省和重生的開始,
對於這猴群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google看看,相信會有讓大家得到不少的啟發。
後面將繼續探討那這些行為究竟怎麼形容和解釋我們做出這些反應的原因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