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一直強調的是有越多的策略越好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總是藉由數種策略來相互對沖,
有的時候指數漲A策略去等突破追價8200,而B策略則是空手,
而C策略則是等上漲一段後的拉回在近多單8190,D策略判斷偏離過高而放空8230
今日收盤價為8225,以平均來算我們今日獲利約18點。
我們從這四支策略的多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四種策略透過不同
的方向來規避單邊風險,某種程度上抵銷未知的風險,因此我們一直強調多策略的重點
不過要做出那麼多策略有時候是蠻困難和頭痛的......而且要交易其他市場的話又要重新寫策略
有沒有甚麼策略是可以穿透到各種商品的呢?
剛開始挑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先從同一性質的商品來下手,以指數類下的商品來try看看
台股一千四百多檔,要怎麼選可以回測和可下的標的也是一個難度
篩選能做的股票方法可以有幾種
1.流動性高股票-較容易買賣
2.投機性高型股票-主力通常一炒就是炒一大段上去
3.歷史悠久股票-回測期間長有參考性
當然詳細的篩選方法可以自行try和建立一套供可下Model
這裡把主要聚焦在如何用一套策略去穿透不同類型的股票
讓大家思考一下....有甚麼指標可以各種市場都用呢?
.
.
.
.
在這裡我記得過去老前輩告訴我.季線以下股票不要碰
我就以此模型去回測股票來看看只有在季線上做多,並設停損停利
2498 宏達電
2474 可成
2002 中鋼
6116 彩晶
9907 統一實
2303 聯電
3481 群創
挑幾次股票回測的結果看起來還算不錯,但是有些股票則表現很差
2330 台積電
當然這些股票使用這策略在過去表現很漂亮,但是未來則不一定是如此,且這些回測股價
並未使用還原權值去做回測且不加入配息,所以實際上績效可能是差或優約10%左右。
策略是給我們一個交易的基本準則,這些方法只要能適用到多種市場(股票)就有其參考性
假使我們順利選上這些標的並且他當成我們的投資組合,持續持有這些股票
我們可以發現到有的股票跌有的股票漲,讓彼此投資標的相互保護,這就是投資組合的威力
在這次研究我們發現到季線策略可以用到多支股票,顯示策略有其通用性,
這種策略我們可以相對同意他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可能短期有回檔幾次,但是績效最終會持續向上
同樣的道理用在期貨上面,我們若能找到一套策略吃到全世界,
這種策略不僅不容易失效,且可以判斷你的策略並不是最佳化的產物
這類Model只要在對的市場就會有好的表現,縱然一時的虧損我想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不同市場間有時候在A市場賺錢在B市場賠錢賠錢,又或者同時賺錢。
由於股票流動性較為不足,以及要篩選出適合策略的股票也是一個難度
要量化出一個完整的股票投資組合(考量風險、流動性和手續費)需要"不低"的技巧,
這部份我們還在量化中,有機會再跟大家報告
竟然量化交易股票可以,那期貨一定也可以的,下篇我們將會繼續跟大家報告。
有機會再來公布一下程式碼好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