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策略失效的情況,走在程式交易的這條道路上,不知道遇到多少次程式策略一上架後,
績效表現趨緩,又或者是一上架後開始遇到連續虧損,這是無可避免的情況,以下分享慘痛的經驗給大家。
一個美麗的噩夢
此為去年年底所創出來的策略,並且讓他有事先先上線模擬過後的情況,當時發現創造這策略彷彿是聖杯,
短短的幾年就可以創造出如此驚人的績效,而且並未做過最佳化的情況下表現好到不行,猶如發現到交易的聖杯,令人非常的興奮。
這策略最大虧損報酬在短短的一年有高達12以上,低虧損高報酬,且權益曲線非常的平滑穩定,
最大回檔不過約12萬元,不論是下大台或者是小台其實都是很有利的,但結果呢…………………………………………….
卻是一場美麗的噩夢…..
短短不到1年的時間權益曲線就在也沒有回頭過,所看的最大策略虧損報酬指標也從12下降到約8.5,
MDD從12萬暴增到17萬左右,獲利也從152萬降到145萬。從數字層面上來看看似只有獲利減少7萬,
連虧增加5萬,好像不是很多,可以在凹看看,你看看過去多美麗的權益曲線阿(Equity Curve)…但是實際上最後把這支策略結束掉了
,考量原因有幾個,其他可能因素讀者也可以試著回文分享給大家。
1.因為這一來一往要看成少賺12萬,虧損和少賺我都會把他當成成本,例如今天有支策略方向對但被停損掉,
損失3000元,但是原本你能獲利是15000元,實際上你以為小賠其實是虧大..你總共損失了18000元。
2.所花的時間的成本是最可怕的事情,當你的整體資金曲線一直沒有創新高的時候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因為這等於你沒有了收入。
3.我們不像機構法人有無限的資金,因此能下的資金有限,身為一個專職交易人要重視的資金使用效率,
整體資金決定了能配置策略口數,這支策略雖然破MDD但是不一定失效(彷間很多人持有破MDD就失效的迷思
,但我從不認為MDD被破是一種失效),但是他已經嚴重影響到我整體部位分配的口數
4.最後就是心理壓力,有半年完全沒有獲利的壓力是不小的,而且最糟糕的是權益曲線是向下走,若單純權益曲線盤整似乎還有希望…
我最後做個小結
不要不相信在開發策略的時候不會遇到這種情況,當策略上架開始賠錢,意謂你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運氣才能把這成本賺回來,
你可以想想看100元賠10元變成90元,但是你要在賺回100元意味著要賺11%,想了解更詳細的話,大家可以參考賈乞敗寫書提到的槓桿稅威力。
我想透過這次分享應該讓各位了解到在好的策略都會失效,以及策略失效背後的成本,
若想要避免這些情況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但是透過一套合理和正確的評估策略方式才能夠盡量避免多的損失,之後將在慢慢道來給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