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的過程中我們一再強調風險的重要性,從過去歷史和著名經典案例來看很多有名的交易公司或是交易員都在市場慘遭滑鐵盧,
如
LTCM破產事件、
魔鬼交易員尼克理森豪賭日經選擇權導致英國巴林銀行破產,
法興交易員傑洛米•科維爾放空歐洲股指期造成71億虧損等等,
有太多太多的人因為不斷凹單、過度槓桿和或巨額持倉,最後慘賠離開了市場,
我從這些故事看到了,就算是法人機構專業級的交易人有比我們多很多銀彈,
或是交易界的明星,若沒有控制住管理部位和心魔,最終也免不了爆倉的命運。
有些交易人會跟我們聊交易發生的事情,總是常聽到的是凹單凹好久,
最後受不了心理的壓力就出場掉,
但是結果行情立刻衝出去,心理會很嘔說沒有忍耐到最後,
但是我心中總會想到期貨和選擇權是零和市場有人輸有人就會贏,
總有一方會輸掉這場戰役,我認為這次機會錯過且賠錢都沒有關係,因為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我喜歡讀史,因為歷史總是一再重複,但只是是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
來說說西楚霸王項羽和沛公劉邦兩人之間的戰爭,
兩人從西元前206年一直打到西元前204年將近約5年的戰爭,
雙方你來我往互相攻伐打了六十至七十多場戰役,
劉邦幾乎輸得慘兮兮敗極多勝極少,
甚至在彭城之戰六十萬兵力一夜就被項羽的三萬人馬給擊潰全家還被項羽俘虜去,
當時很難想像一個那麼弱小的劉邦能得到天下。
反觀項羽打了大大小小的戰事一路贏下去直到最後一場垓下之戰慘敗,最後自盡烏江邊。
綜觀這段歷史後再回來到交易上,在交易戰場上小輸是正常的,
市場上不太可能存在每次都贏的系統(或許有人真的有,但是那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因此設置停損是重要的,這停損要設多少取決於你的風險衡量承受度,但是我還是在這強調2%是極限,
當你超過這數值遇到連虧將會產生不對稱的槓桿稅,很多人說單筆策略停損不重要,當我們認輸意味著將會產生確定性損失,只要有單隨時都有機會。
但真的是這樣嗎,那就來聊聊停損這件事情吧.......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