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停損這種行為的對或錯我認為並不是有那麼大的意義,
而是要去思考使用停損的用途,
比如:
可能是每個投資人資金有限,
做錯了超過你計畫的停損點就勇於停損,
也可能是根據過去回測交易計畫停損是有助於累積獲利,
因此從兩個這角度看停損是重要的,
因為他避免掉我們部位方向錯誤,可以把你使用資金的效率
重新計算到下個機會。
但很多人誤會停損的含意,現對停損的用意出現了扭曲,
最常見的有迷失在停損金額大小的迷宮裡,我到底要多少錢做為我的停損點
又有的是在內心強化我交易有停損,但是當面臨到連續虧損開始產生矛盾,
最後演變到自己隨意決定要不要停損的動作,
走到這已經偏離了停損的意義,停損目的在控制風險,
濫用停損或是錯用停損一樣無法實現獲利
當你誤用停損時就會出現上面的兩個情況。
有人說停損是一種逆勢,的確,停損就是讓你現有持倉部位出場,
直到下一個高點或是低點訊號出現在突破進場,
從邏輯上來說你的系統等於是包含順勢和逆勢這樣將可能產生出最佳化的可能。
這就要在回到停損的本質,交易要控制風險和增加獲利機會,
所以簡化來看停損其實就是一種獲利策略,也是一種保護資金下行風險的策略,
只要你在合理的範圍內設置停損金額(可能是參數調出來、心理承受度、算命算出來的金額等等),
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因為難保一個跳空或是盤中反向讓你瞬間獲利回吐或是大賠,
如同剛跳水的企鵝...殺人鯨以經張口準備將其吞下...。
停損策略是一種取捨,我相信機率總是偏向較糟糕的一邊,
在資金有限和投資心理不夠健全下,建議還是設下一個停損。
簡單回測一個系統加入停損策略前後的表現,先看看停損前:
沒有停損下獲利約430萬,最大策略虧損報酬約8,最大策略虧損約54萬,從績效上來看不錯,
不過MDD54萬稍嫌大,若資金準備不足可能有破產的可能,加入停損後的績效表現如下:
可以看到資金曲線變得較為平滑,淨利也有效提升,
更重要的是連續最大策略虧損下降到28萬左右,
不論是淨利面、最大連續虧損和資金曲平滑度都相對不加入停損好,
這在心理上一般人較能夠接受,也符合控制風險的情況。
當然有些系統加入停損反而不好,這就表示你的多空對翻順勢系統真的是夠好,
但是你要承受不確定未來突然反向風險又更高,
這時候就是另一道防止風險的水閘門,策略停損的課題。
無論是多好多厲害的系統,最終都還是要回到資金可能遇到多少風險,
從此角度出發將有助於你對停損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