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希望在數字推導出一組完美的公式,但殊不知越多的公式和複雜的數字,
將有可能與真理離的更遠。我認為交易總是在不完美與完美之間,交易因不完美而生,
因完美而息,當我們在盈利與虧損之間徘徊,如同在天堂與地獄之間。
看似找不著聖杯,但實於藏在資金控管中。
圖片取自於 A serious man
Kelly Formula凱利公式來控管資金下單大小,
與前面不同的是凱利管理模型主要是靠獲利和虧損的比率來決定我們要拿多少資金去做交易。
賴利威廉斯在短線交易秘訣提到他用此資金管理模型讓資金帳戶成長100%,
讓我們來一窺此資金管理模型是不是那麼的神奇。
凱利方程式:Q = ((WL + 1) * P - 1 ) / WL
Q:每次交易投入資金百分比
WL:平均每筆贏錢交易的獲利金額 / 平均每筆輸錢交易的虧損金額
P = 獲利交易的筆數 / 所有交易筆數
使用我們最一開始單口數系統作為範例來看,
這個系統平均每筆獲利的交易是贏約46000元,
平均虧損的交易是輸24000元,
獲利交易筆數占所有交易筆數的比例是49%。
所以計算資金投入率方式如下:
WL = 46000 / 24000 = 1.917
P = 0.49
Q = (( 1.917 + 1 ) * 0.49 - 1 ) / 1.917= 0.2239
從公式推導出來我們可以發現凱利方程式要我們每次交易就投入資金的22%的比例,
那我們每次要下多少口數才適合理的,這要看你是怎麼決定,
賴利威廉斯當年主要是使用商品保證金去決定口數,
比如說台指期保證金我為了方便計算假設9萬元,
所以我們有160萬本金可交易口數為160*0.22/9=3.9我們無條件捨去所以變為交易3口,
也可以用單筆最大虧損來去衡量,
這系統最大單筆虧損約12萬元所以可交易口數為160*0.22/12=2.9,我們無條件捨去所以變為交易2口。
回測結果如下,2007至今獲利6200萬元,歷史最大連續策略虧損為1100萬,
最大策略虧損百分比(MDD%)將近50%,風險報酬比5倍左右。
MDD%只比固定金額管理模型58%好一點,但是仍有資金腰斬的風險。
若用保證金去計算我想表現會更糟糕,這與賴利威廉斯所說的此資金管理模型風險極大結論相同。